“與國同慶”。3日清早,連夜趕回陽春的老吳在海邊的老屋,穩穩地寫下了四個大字。清晨寫毛筆字這個習慣,他從退休就開始保持,“能清清思路”。
  1949年2月出生在陽春的老吳已經退休5年,但卻一直沒有閑下來,好不容易國慶假期有空隙了,就和一家大小從廣州趕回老家“拜秋山”。“爸媽已經過世多年,現在變化大,有空就來掃掃墓,說給他們聽聽。”
  腳踏實地比什麼都重要
  1952年,老吳的父親因工作調動,帶著兩個兒子從陽春來到廣州。那一年,作為哥哥的老吳才3歲。“那時正是新中國成立初期,即使在大城市生活也不是很容易,什麼東西都要珍惜。從小父母老師就教導我們要腳踏實地才能有出息,所以我們兄弟倆讀書都特別用功。”
  雖然當時年紀不大,但老吳一直難以忘記那段崢嶸歲月。尤其是國家遭遇自然災害那三年,“吃”成了最主要的問題。老吳回憶,小時候最喜歡過的是春節,那時成年不見葷腥,過年時家裡買上幾斤肉是最愜意不過的事情。
  1975年,下鄉到里水的老吳通過“招工”回到了廣州,在廣東省工業設備安裝公司成為一名普通工人。
  “我最早的工作是把螺絲裝訂焊接,那是個細緻活,一不小心,就可能釀成大錯。但是在工作期間,我保證不會出任何差錯,因為我們是中國工人,中國工人有與生俱來的品質,就是能吃苦,踏實肯乾。”老吳說,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個螺絲釘,國家把我們擰到哪裡,我們就去哪裡,服從組織,乾一行愛一行。”
  從焊工到電工,從車床安裝到電器自動化運作,再到項目管理,老吳始終記住“腳踏實地最重要”。
  每到新崗位都拼命鑽研
 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,國有企業不斷吸收國外先進技術設備和發展經驗。大量的技術創新實踐,也讓老吳不斷得到鍛煉。憑著“螺絲釘”般的幹勁,他差不多每年都被評為先進職工。
  “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考上大學,但我明白知識、技術的重要性。所以每到一個崗位,我都拼命鑽研,把這個工種研究透了,先進的技術掌握了,那就是別人‘拿不走’的知識。”老吳說,他從什麼都不會的愣頭青成長為一名建造師,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項目管理人員,既靠企業的平臺,也是靠自身過硬的技術。
  “科技是第一生產力,不僅對國家、對社會,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這個道理。”老吳說,掌握知識,掌握技術才能發展,才能有底氣。“我沒有本科學歷,但每年都帶1個大學生,而且讓他們心服口服。”
  廣東電視臺、廣東電信廣場、九運會球場都是老吳管理下的項目,直到如今,他還參與了廣州西塔、東塔的工程安裝項目。“一般一個分項目就得帶著五六百人,高峰時會帶八九百人。”
  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生活
  由於技術出眾,老吳的名聲在行業內外都叫得響。退休後,有私人企業特地開出高薪,希望老吳能去當技術指導或者做項目安全管理工作。
  “但是我們單位人手不夠,還用得上我,我就接受了單位的返聘。”老吳說,“反正我也閑不下來,有力氣就得繼續乾革命,在哪裡都是幹活,我當然選擇服務國家,回報單位!”
  老吳告訴記者,退休後他在廣州公司、重慶分公司都幫過忙,如今在成都分公司擔任安全管理顧問。
  “也不是特別忙,反正我有力氣。”老吳笑著說,他每天早上會練字、畫畫,“屏氣凝神之後,神清氣爽”。爾後他就慢跑回公司上班,“大概就是兩公里左右”。
  在建築工程一線摸爬滾打了近40年,老吳親身參與了廣東省大部分的“明星工程”,感受到國家逐漸富強,深感自豪。“這是一代代人的努力和接力才有的結果”。
  外孫如今已有5歲,老吳很滿足現在的日子。“退休工資每月有4000多元,返聘的收入因為是隨項目而定,但平均下來也有8000元”,他說,物質生活上比起過去是豐富了,但歸根到底人不能忘本,要多想想苦的時候,才能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;要多為自己積攢知識,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,為國家貢獻力量。
  南方日報記者 謝苗楓  (原標題:只要有力氣就繼續服務國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k34jkye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